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工作。本方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我校“使课程、教学及实习更加贴近就业实际,让学生的学习、实习与工作融入一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办学模式,结合近年来社会对学前教育需求的变化,现制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专业代码:16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
三年制
四、职业面向
专业大类 (代码) | 本专业 (代码) | 对应行业 | 主要岗位类别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 |
教育类 (160000) | 学前教育 (160100)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学前教育机构从业人员 | 1:学历证书 X:幼师资格证、育婴师、保育员、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培养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结合保教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岗位能力,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结构
(1)熟悉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我国教育制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2)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和英语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和保育必备的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各种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技能和一定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园务管理技能;
(2)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技能和音乐、体育、舞蹈、美术等艺术表现技能;
(3)具有从事幼儿英语教学的技能;
(4)具有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的技能;
(5)具有初步从事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技能。
3.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必要的体育、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和健全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3)具有自觉创新、自主创业的精神,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
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学前儿童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能力。
●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见表:
保育员岗位能力分析
岗位要求 | 具体要求 | 相应课程 |
认知 | 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卫生保健知识 | 学前卫生学 |
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 学前心理学 | |
了解婴幼儿的教育基础知识 | 学前教育学 | |
了解婴幼儿的安全常识 | 学前卫生学 | |
情感 | 热爱儿童 | 教师职业道德 学前教育学 |
热爱保教工作 | ||
明确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原则,重视保教工作 | ||
能力 | 掌握清洁卫生工作的基本技能 | 学前卫生学 学前心理学 幼儿园活动设计 各种教法课 教育科研方法 |
掌握幼儿生活管理技能及与教育活动配合的技能 | ||
掌握安全工作及卫生消毒动作技能 | ||
能够观察、评价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协助教师进行家园联系 | ||
具有保育工作科研能力 |
幼儿教师岗位能力分析
岗位要求 | 具体要求 | 课程模块 |
认 知 | 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卫生知识 | 学前卫生学 |
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 学前心理学 | |
了解婴幼儿的教育基础知识 | 学前教育学 | |
了解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学前教育学 幼儿园活动设计 各种教法课 | |
情 感
| 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 学前心理学 学前教育学 教师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教育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 ||
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
能
力 | 能够依据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教育工作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 | 学前教育学 学前心理学 幼儿园活动设计 |
做好家长联系工作,家园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 学前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幼儿园管理 | |
能够组织和参与园内的教研、科研活动 |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心理学 学前教育学 | |
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 | 学前教育学 幼儿园活动设计 少儿歌曲弹唱 少儿体操创编 绘画、手工、简笔画 | |
能够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卫生工作,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 学前卫生学 幼儿园管理 |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4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2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2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96 |
9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28 |
10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64 |
11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12 | 自然科学基础 | 本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知识,同时针对自然领域相关内容和学生职业需求,将学科知识生活化,如:气候、环保、信息技术、视频、卫生、健康等,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学前儿童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学前儿童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对科学与生活问题的探索 | 32 |
13
| 社会科学基础 | 本课程综合了历史、地理、地方文化等基础知识,并结合社会领域相关内容,针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将人文知识生活化,如中国传统文化、民俗、节气、谚语、节日、旅游风景等,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学前儿童身边的社会生活现象,激发学前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兴趣,引导学前儿童对人文与生活问题的探索 | 32
|
2.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 学时 | |
1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 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 | 36 | |
2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掌握学前儿童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指导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行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解决一般的幼儿心理问题 | 36 | |
3 |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 | 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了解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知识。能根据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学会从事幼教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学技能,会正确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解释、解决常见的幼儿教育问题 | 36 | |
4 | 幼儿园游戏 | 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能够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能对多种幼儿游戏进行分类指导;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 | 36 | |
5 |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语言 | 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目标及主要内容,能根据幼儿语言活动的形式、特点,正确运用组织方法,设计并实施各年龄段语言领域教育活动。能够对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实施进行评价 | 18 |
健康 | 了解幼儿健康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健康领域活动的目标及主要内容,能够设计并实施各年龄段健康领域教学活动方案;并能对体育课、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实施指导 | 18 | ||
科学 | 了解幼儿科学(数学)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能根据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形式和特点设计幼儿园科学活动领域的教育活动方案,并能够组织实施科学小实验 | 18 | ||
艺术 | 了解幼儿音乐、美术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能根据幼儿艺术活动的组织方法、形式和特点设计幼儿园音乐、美术教育活动方案,并能够实施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绘画活动、手工制作活动、欣赏活动的组织过程;并初步常识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 18 | ||
社会 | 了解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能根据幼儿社会活动的组织方法、形式和特点设计、实施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并尝试实施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环境的组织过程 | 18 | ||
6 |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 | 了解幼儿文学的特征和功能,掌握幼儿文学的体裁,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和基本结构;逐步掌握幼儿文学的表达技巧;能够对幼儿文学进行简单的改编和创作;会欣赏与评价幼儿文学作品 | 18 | |
7 | 幼儿园保育 | 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流程、内容及规范要求,能完成一日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在理解保教结合的原则和基础上,配合教育活动进行健康指导,为幼儿健康成长服务 | 18 | |
8 | 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 了解0-3岁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初步掌握0-3岁婴幼儿抚育和教育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技能,能针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养育 | 18 | |
9 | 乐理与视唱 | 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识谱演唱一般的歌曲,能听辨和分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音程等要素。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积累音乐语言 | 36 | |
10 | 唱歌与幼儿歌曲弹唱 | 掌握声乐鸡脆骨知识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有表情地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有一定的歌唱能;能手口协调地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 54 | |
11 | 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 | 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不同内容、风格的键盘乐器简单作品,能完成幼儿歌曲简易伴奏的编配 | 54 | |
12 | 舞蹈 | 掌握我国几种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动作、儿童舞的基本舞步和组合动作、幼儿模仿动作、幼儿表演舞和音乐游戏;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能够初步编排与指导幼儿舞蹈 | 108 | |
13 | 绘画 | 掌握图案、色彩、平面设计知识;能用基本绘画技能及简笔画临摹、创作幼儿园活动需要的美术作品和教学简笔画;能够初步指导幼儿绘画的创作 | 36 | |
14 | 手工 | 学会折纸、剪纸、泥工等各类手工技法,能根据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活动的要求,开展各类手工制作及简单玩教具的制作,能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 | 36 | |
15 | 幼儿教师口语 | 能够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并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掌握幼儿园常用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的需要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地组织语言,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语态自然大方,有一定应变能力 | 36 |
(2)专业选修课
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家庭与社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蒙台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合唱、其他。约360学时。
(3)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专业训练,包括职业见习、保育实习、教育见实习。主要任务是通过了解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师工作,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意识;学习并应用幼儿卫生与健康知识,实际体验幼儿园保育工作岗位任务,熟悉保育工作流程及规范;学习、观摩幼儿园教育活动,进一步了解学习领域目标、内容及要求,模拟教育活动或进行实习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实践操作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和职责,进一步掌握保教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通过实习幼儿教师的全部工作,培养学生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幼儿游戏的能力,学习幼儿园教师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增强适应岗位的能力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 共 基 础 课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2 |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2 | √ |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2 | √ | ||||||||
哲学与人生 | 2 | 32 | √ | ||||||||
语文 | 12 | 192 | √ | √ | √ | √ | |||||
数学 | 10 | 160 | √ | √ | √ | √ | |||||
英语 | 12 | 192 | √ | √ | √ |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 | 96 | √ | √ | √ | ||||||
体育与健康 | 8 | 128 | √ | √ | √ | √ | |||||
公共艺术 | 4 | 64 | √ | √ | |||||||
历史 | 2 | 32 | √ | √ | |||||||
自然科学基础 | 2 | 32 | √ | √ | |||||||
社会科学基础 | 2 | 32 | √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66 | 1056 | |||||||||
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
|
专业核心课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 2 | 36 | √ | √ |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2 | 36 | √ | √ | |||||||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 | 2 | 36 | √ | √ | |||||||
幼儿园游戏 | 2 | 36 | √ | √ |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 语言 | 1 | 18 | √ | |||||||
健康 | 1 | 18 | √ | ||||||||
科学 | 1 | 18 | √ | ||||||||
艺术 | 1 | 18 | √ | ||||||||
社会 | 1 | 18 | √ | ||||||||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 | 1 | 18 | √ | ||||||||
幼儿园保育 | 1 | 18 | √ | ||||||||
0-3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 1 | 18 | √ | ||||||||
乐理与视唱 | 2 | 36 | √ | √ | |||||||
唱歌与幼儿歌曲弹唱 | 3 | 54 | √ | √ | √ | ||||||
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 | 3 | 54 | √ | √ | √ | ||||||
舞蹈 | 6 | 108 | √ | √ | √ | ||||||
绘画 | 2 | 36 | √ | √ | |||||||
手工 | 2 | 36 | √ | √ | |||||||
幼儿教师口语 | 2 | 36 | √ | √ | |||||||
小计 | 36 | 648 | |||||||||
综合实训 | 见习、实习 | 58 | 1044 | √ | √ | √ | √ | √ | |||
顶岗实习 | 幼儿园一日活动 | 30 | 540 | √ | |||||||
小计 | 124 | 2232 | |||||||||
合计 | 190 | 3288 |
说明: ①“√”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②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以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现有专任教师 156 人,其中高级讲师33人,正高级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级职教专家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5人,双师型教师83人,来自一线幼儿园外聘教师31 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0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专业课教师占比7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近70%(不含外聘教师)。
(二)教学设施
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舞蹈形体房、美工室和钢琴房等59个,实验实训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98%以上。校外实习基地有33所省内大型幼儿园,主要是为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服务。
(三)教学资源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序号 | 名称 | 地 点 | 实训项目 |
01 | 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 | 实训楼 | 蒙氏教学法 |
02 | 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室 | 实训楼 | 奥尔夫音乐教学 |
03 | 幼儿英语情境教学实训室 | 实训楼 | 幼儿英语教学法 |
04 | 幼儿绘本教学实训室 | 实训楼 | 绘本教学课程开发与教法训练 |
05 | 幼儿游戏情境实训室 | 实训楼 | 幼儿园活动设计等 |
06 | 幼儿玩教具资源室 | 实训楼 | 幼师英语 |
07 | 早期保健实训室 | 实训楼 | 学前卫生学等 |
08 | 学前美工作品展室 | 实训楼 | 手工等 |
09 | 生物科学活动实训室 | 实训楼 | 幼儿科学活动设计 |
2.校外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选择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的公办或社会力量举办的优秀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能反映学前教育的先进理念,办学有特色。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学生认知学习、保育学习、教育见习与顶岗实习。作为以教学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应能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环境,按照校企合作共同制订的实习计划,保证接纳学生进入幼儿园班级,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见习、观摩、实践、实习任务。
(四)教学方法
我校教学以“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一专多能,岗位能力贴近实际”为指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行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课程教学改革出发,落脚于满足行业岗位实际需求,强化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使课程、教学及实习更加贴近就业实际,让学生的学习、实习与工作融入一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会干、肯干、用心干”的实用型人才。
(五)学习评价
专业能力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依据是作业、课堂表现、考勤记录等方面。期终考试以笔试、答辩、实训、总结、报告等形式进行,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由校内指导教师(自收到学生顶岗实习手册之日起,于一周内评定成绩)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参照以上评分标准议进行打分,并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六)质量管理
培养学生学前教育专业技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结合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学校技能大赛的延伸和强化,不断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教职工管理手册》,《学生管理手册》相关规定,定期检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
对就业率、就业质量进行诊断,并了解学生就业面向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状况,对用人单位社会认可度进行诊断,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健全专业教学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九、毕业要求
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参加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毕业学分不低于190学分。
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指导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渠道:对口升学、特色自考、成人教育、单独招生,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
十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依据:
1.国家教育部关于中专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4.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调查报告。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1.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而明确;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清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
3.课程设置突出了应用性,密切地与企业运作的实际相关联。
4.本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据学院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实训条件、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及企业订单式培养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